院況簡介
1949年,伴隨著新中國的誕生,中國科學院成立。
作為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機構和全國自然科學與高新技術的綜合研究與發展中心,建院以來,中國科學院時刻牢記使命,與科學共進,與祖國同行,以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己任,人才輩出,碩果累累,為我國科技進步、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 更多簡介 +
院領導集體
創新單元
科技獎勵
科技期刊
工作動態/ 更多
中國科學院學部
中國科學院院部
語音播報
葉綠體是綠色植物和真核藻類特有的細胞器,是光合作用以及許多其他重要生物學過程發生的重要場所。葉綠體蛋白穩態對葉綠體維持正常功能十分重要。葉綠體蛋白在成熟以及組裝過程中會出現錯誤折疊,且由于葉綠體中的蛋白處于活性氧(ROS)含量較高的環境中,極易受到ROS的損傷。葉綠體中錯誤折疊以及受損傷的蛋白質需要由蛋白質量控制體系清除或修復。p97/VCP/CDC48是一類保守的依賴泛素的分離酶,與不同的輔助因子形成復合體,在酵母和動物的蛋白穩態調控中發揮重要作用,可清除細胞器中錯誤折疊或損傷的蛋白質。此前,有研究表明CDC48復合體介導植物葉綠體外膜蛋白的降解,而CDC48復合體是否參與葉綠體內蛋白質的泛素化降解尚不清楚。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林榮呈研究組利用生物化學和遺傳學等手段,發現擬南芥葉綠體內存在蛋白泛素化修飾,CDC48復合體編碼基因突變后導致葉綠體中泛素化修飾蛋白的積累。進一步研究表明,葉綠體基因組編碼的兩個蛋白RbcL(RuBisCO大亞基)和AtpB(ATP合成酶β亞基)是CDC48復合體的底物,CDC48復合體組分NPL4及UFD1能與RbcL和AtpB發生相互作用。在ROS脅迫條件下,RbcL和AtpB被泛素化蛋白酶體途徑降解,而在CDC48復合體功能喪失后泛素化修飾的RbcL和AtpB蛋白積累。該研究揭示了CDC48復合體可以通過泛素化蛋白酶體途徑介導葉綠體內RbcL和AtpB蛋白的降解,拓展了CDC48復合物在植物體內的新功能,打破了以往關于葉綠體內不存在泛素化蛋白修飾的看法,為葉綠體內蛋白質的質量控制方式和機制提供了新認識,
4月12日,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Cell Reports上。研究工作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中科院的支持。
CDC48復合體介導葉綠體內蛋白質降解的模型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