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況簡介
1949年,伴隨著新中國的誕生,中國科學院成立。
作為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機構和全國自然科學與高新技術的綜合研究與發展中心,建院以來,中國科學院時刻牢記使命,與科學共進,與祖國同行,以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己任,人才輩出,碩果累累,為我國科技進步、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 更多簡介 +
院領導集體
創新單元
科技獎勵
科技期刊
工作動態/ 更多
中國科學院學部
中國科學院院部
語音播報
金屬有機框架(MOF)是由金屬離子或金屬氧簇通過強的配位鍵連接有機配體自主裝成的多孔框架化合物,具有靈活的可設計性、豐富的多樣性、多孔性等優點,被廣泛應用于氣體分離與存儲、催化、生物傳感等領域?;诰W狀化學發展的MOF框架中分子構筑單元幾何結構和鍵合方向性的設計原則,較多MOF被設計合成。然而,含金屬的次級結構單元(SBU)如何形成,以及如何通過連接有機配體自組裝到晶體框架上實現晶體成核和生長的過程尚不清楚。采用無損的技術原位監測MOF晶體生長過程被認為是解答上述問題的有效途徑。
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員周小春團隊在光學顯微鏡原位成像方面積累了多年研究經驗,并取得了系列進展,包括全內反射熒光顯微鏡成像(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10, 132, 138-146;Nature Nanotechnology, 2012, 7, 237-241;ACS Catalysis, 2013, 3, 1448-1453;Nanoscale, 2015, 7, 20132-20141;Nature Chemistry, 2018, 10, 607–614)和暗場顯微鏡成像(ACS Catalysis, 2017, 7, 3607-3614;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17, 139, 14277-14284;Small, 2021, 17(14), 2007302)等。
近日,周小春團隊與武漢大學教授鄧鶴翔團隊合作,首次基于原位暗場顯微鏡平臺、結合超分辨技術揭示了MOF單晶生長的決定因素。研究采用實驗室自主搭建的暗場顯微鏡平臺,原位觀察五種典型的不同維度MOF晶體從小到大的生長過程(圖1)。研究運用超分辨技術(super-resolution, super-line)追蹤晶體邊界延伸過程,獲得顯微鏡視野下每顆晶體的生長曲線(圖2)。研究利用自制的流動池(Flow cell)調控晶體生長條件如反應物濃度和生長溫度,首次獲得MOF晶體生長時金屬離子與有機配體的反應級數和活化能等動力學信息(圖3)。不同的MOF體系具有不同的反應級數,且與對應MOF的分子式不一致,意味著反應物在形成生長單元的過程中是多步驟的反應??蒲腥藛T基于統計獲得的反應級數準確值探究晶體生長可能的機理,提出MOF-2體系中次級單元組裝和碎片化的生長機制。此外,交替改變生長溶液和溶劑對所獲晶體生長曲線分析發現,晶體生長存在可逆的過渡層,且過渡層的厚度僅與晶體生長尺寸有關。
相關研究成果以Determining factors in the growth of MOF single crystals unveiled by in situ interface imaging為題,發表在Chem上。研究工作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的支持。
圖1.暗場顯微鏡裝置與光路示意圖
圖2.暗場顯微鏡平臺結合超分辨技術精確追蹤MOF界面延伸過程
圖3.不同MOF的結構、形貌和生長動力學信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