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創新策源地,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努力搶占科技制高點,為把我國建設成為世界科技強國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在致中國科學院建院70周年賀信中作出的“兩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實現科學技術跨越發展,率先建成國家創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國家高水平科技智庫,率先建設國際一流科研機構。

——中國科學院辦院方針

首頁 > 人才教育 > 工作動態

自然指數??l文介紹國科大人才培養的創新之路

2021-12-16 中國科學院大學
【字體:

語音播報

  編者按:根據全球著名學術出版機構施普林格·自然12月10日消息,《自然》最新出版的“自然指數-年輕大學2021”增刊顯示,根據2020年文章份額排名的全球年輕大學(建校時間在50年及以下)50強中,有23所是中國的大學,其中5所位居前10。中國科學院大學已連續兩屆獲評自然指數中排名最高的年輕大學。近日,自然指數???、Nature官網和Nature Portfolio微信公眾號相繼推出題為《人才培養的創新之路》的文章,專門介紹國科大獨具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 

  在全國3000所院校中,中國科學院大學的建校時間雖然不長,卻獨樹一幟。43年來,中國科學院大學依托中國科學院豐富的研究資源,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銀河系中發現了一個名為LB-1的恒星級黑洞    

銀河系中發現了一個名為LB-1的恒星級黑洞 

  科教融合 

  中國科學院大學常務副校長、著名土壤生態學家王艷芬表示,中國科學院大學的成功離不開其科教融合的綜合性育人體系。中國科學院大學共有41個學院,每個學院都由一所科研能力出眾的中科院研究所主辦,并得到該學科其他若干研究所的支持。學院院長由主辦研究所的所長或是知名科學家(如中科院院士)擔任。中國科學院大學學生能夠利用中科院的最新設施開展前沿研究。 

   

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劉繼峰及其團隊使用LAMOST光學望遠鏡在銀河系中尋找黑洞,5名中國科學院大學學生在其中做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天文學家、中國科學院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的劉繼峰教授領導一支國際科研團隊,利用中國的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天文望遠鏡(LAMOST)研究圍繞黑洞運行的恒星。五名中國科學院大學學生深度參與了這個項目,并在劉繼峰的指導下使用該望遠鏡進行了數據分析和研究。最終,他們不負眾望,發現了一個恒星級黑洞,其質量遠遠超過了約20個太陽質量的預測上限。這一發現于2019年11月發表在《自然》上,對過去關于恒星演化以及這種大質量黑洞形成的理論提出了挑戰。這體現了研究實踐對于中國科學院大學學生的重要性,學生通過與導師合作,不斷增強自己的創新能力。王艷芬說:“我們的大多數學生都投身于科研事業,他們中的許多人已經成為了各自領域的領導者?!?/span>   

  未來人才 

  中國科學院大學不斷優化教育體系,為的是讓才華橫溢的畢業生能夠應對未來的挑戰。 

  王艷芬說:“不同時代需要不同的技能,不同時代也需要不同的學科建設。中國科學院大學憑借前瞻性的戰略,持續調整資源配置,培養最符合未來需要的人才?!?/span> 

中國科學院大學建立了一個AI人才的跨學科培養模式 

  一般人認為,人工智能(AI)的研究內容只是計算機科學或信息科學的延伸,但在中國科學院大學,基于對AI未來潛在發展方向的全面評估,人工智能被認為與一系列學科相關——如數學、計算機科學、自動化控制、社會學、哲學、心理學、倫理學,甚至腦科學——并成為了一個核心研究領域。王艷芬說:“有了這一認識,我們需要確保我們的畢業生能掌握AI領域的各種才能,滿足未來的需要?!?/span> 

  這種跨學科的培養方式在中國科學院大學很常見。另一個例子是工程科學學院的成立,該學院集工程技術、工程哲學、工程管理、心理學等學科于一體,旨在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 

  中國科學院大學還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期望選擇跨學科課程。王艷芬說:“我們打破了所有界限。中國科學院大學沒有哪兩個學生的課程是完全一樣的。通過做出這些改變,我們希望學生能夠夯實知識基礎,為未來的職業發展鋪平道路?!?/span> 

  本科新項目 

  雖然中國科學院大學主要關注研究生教育,但學校也在試行一個新的本科項目。在本科第一年和第二年,學生學習通識的核心課程,為將來選專業打好基礎。 

  中國科學院大學還在這一階段開設了身心健康課程,幫助學生實現學業與生活的良好平衡。無論學生將來選擇哪個專業,學校還教授數學、物理等基礎課程。 

  第三類核心課程是語言,這包括訓練批判性思維技巧的寫作課程。王艷芬說:“我們希望我們的學生學會如何與他人討論、辯論,學會自我表達和提問,這是最為重要的?!睂W校還安排學生通過學習英語來培養國際視野,通過學習計算機語言來實現與機器溝通。 

  到了本科第三年,學生就能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專業。他們可以嘗試多種選擇,例如數學、物理或生命科學,從而找到他們的技能和興趣所在。本科第四年,他們將進入中科院的實驗室或是中國科學院大學國外合作大學的實驗室開展真正的研究。 

  中國科學院大學致力于成為一所吸引國內外優秀科學家和優秀學生的頂尖大學。王艷芬說:“我們希望中國科學院大學培養的人才能夠為科學技術的進步做出重要貢獻,幫助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span> 

  “自然指數-年輕大學2021” (Nature Index 2021 Young Universities )增刊頁面 

打印 責任編輯:閻芳
  • 上海分院召開分院系統人才工作推進會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a毛片